中国驻德大使吴恳:德国对中采取更强硬策略 受意识形态引导

德国媒体 德中交流 01月10日 0"

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


德国《商报》(Handelsblatt)报道,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表示,德国对中国采取更强硬策略的计划是“受意识形态引导”,反映出冷战思维可能危及中德之间的合作。


吴恳告诉《商报》:“我通过媒体上看到的新闻,以及从许多谈话中了解到的内容让我非常不安。这份文件给人主要受到意识形态引导的印象,没有基于德国和中国的共同利益。”

德国正在制定一套新策略,更加严肃看待与中国之间的关係,目的在减少对这个亚洲经济超级强权的依赖,并在经济上更加独立于中国。

吴恳说:“据我所知,这份文件以与现实无关的方式,夸大我们两国之间的竞争和对抗。我还听说某些价值观和人权是未来合作的先决条件。”

他认为德国政府正在失去其独立性,转而在对华政策上追随美国,目的则是众所周知的“打压和遏制中国”。

他还说,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将会让两国的合作遭遇阻碍。

“此外,至少根据草案,德国希望未来与美国等‘志同道合’的盟邦,更密切协调对中国的政策。这表明德国政府正在丧失独立性,在对华政策方面完全遵从美国。”

《德国交通报》透露,该报从德国联邦议院了解的信息显示,德国政府的总体“中国战略”应在今年3月出台。目前,两份极具绿党色彩的“中国战略”草案正在柏林流传。

除了贝尔伯克之外,同样来自绿党的哈贝克担任德国副总理兼经济部长,其领导的部门正起草文件,要求限制德企对华投资,并阻碍中企投资德国关键领域。

路透社报道上个月看到德国经济部的“中国问题内部指导方针”(Internal Guidelines on China),拟议措施包括要求特别会受中国影响的德国企业与政府分享业务细节,并定期进行压力测试。

吴恳说:“德国政府这麽做最终是自相矛盾。毕竟,德国一直强调目的并非让不同阵营对抗。但在我看来,有冷战思维的嫌疑。”

吴恳说:“我坚信,意见分歧不是双边关系发展道路上的‘绊脚石’,而是理解和友谊的‘试金石’。尽管中德政治体制和文化传统有较大差异,但差异并未妨碍两国紧密合作、共克时艰,中德合作也为两国人民和全世界带来了福祉。”

CopyRight 2024  |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