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对华出口额18年来首次下降
中国网 作者:黄诗静
德国媒体11月20日报道,多年来德国对华出口额持续增长,今年却可能跌回1997年的水平。
据路透社消息,德国联邦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月到九月德国对中国出口贸易总额下降约3%, 540亿欧元。本周五(11月20日)德国工商总会(DIHK)外贸主管沃尔克·特里(Volker Treier)说:“这打击了德国企业。中国是我们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之一。”
2000年以来德国对中国这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出口额增长了将近8倍,去年为约750亿欧元。即使在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还能增长约9%,此后几年甚至达到44%。德国企业并不希望看到中国经济增速快速回落。德国驻外商会(AHK)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30%的在华德企认为中国经济持续疲软,只有17%的德企认为经济状况好转。
今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把7%的经济增长率作为目标,这是25年来的最小值。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到2016年可能只有6.3%。“中国经济正从出口型转向消费型。未来德国将长期从这种消费型经济中受益。”特里说,“但是转型的过程比我们期盼的慢多了。”
这也会影响对德国的投资,德国工商总会担心。德国驻外商会对6000家在华德企进行了调查,在未来一年只有三分之一的企业将增加其在中国的投资,在今年春天这一数字还是将近二分之一。“在中国更少的投资也就意味着在德国更少的投资。”特里解释说。
专家估计,明年德企在中国的业务量不会继续下降。“新工业化国家的经济形势在2016年将更加稳定,”德国贝伦贝格银行(Berenberg Bank)的首席经济学家Holger Schmieding认为,“我依旧看好中国。”
中国中央银行在短短一年内6次降息,为的是引导资金成本下行。中国政府也希望通过宏观调控,促进中国经济转型的过程,为境外投资者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减少外企的经营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