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德国联邦统计局最新公布的数据,2024年德国经济再度萎缩,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了0.2%。这是欧洲最大经济体连续第二年出现经济萎缩,而这一消息发布之际,距离德国选民走向投票站选出新一届政府仅剩数周时间。
回顾过去一年,德国经济在多个方面表现疲软。数据显示,2023年德国GDP萎缩了0.3%,而2024年的进一步下滑表明,经济复苏的希望在短期内仍难以实现。初步数据显示,第四季度经济较前一季度下降了0.1%,加剧了经济困境。
近年来,德国深陷生活成本危机,尤其是能源价格的飙升对民众和企业的影响尤为严重。这一危机可以追溯到俄罗斯对乌克兰的全面战争。作为曾经的俄罗斯廉价天然气主要客户,德国在失去这一重要能源供应后,不得不匆忙寻找替代来源,推高了能源成本。
与此同时,国际供应链问题和气候变化的叠加效应进一步推高了食品和日用品价格。尽管通胀是全球普遍现象,但德国的情况尤为严峻。长期以来,德国的食品价格一直相对较低,这使得突如其来的价格上涨对消费者的冲击更大。
德国以出口为经济支柱,但近年来出口表现疲软,进一步拖累了经济。例如,中国制造的汽车,尤其是电动车,对传统德国汽车的需求造成了显著冲击。此外,德国在基础设施更新和工业技术竞争力方面的滞后问题日益显现,这些问题与德国政府长期坚持的“平衡预算”政策形成了矛盾。
这一矛盾在去年年底直接引发了朔尔茨执政联盟的解体。由于围绕“债务刹车”政策的争议愈演愈烈,总理朔尔茨要求财政部长克里斯蒂安·林德纳辞职。然而,自由民主党(FDP)作为执政联盟中最小的成员党,坚持不肯让步。该党主张维持“债务刹车”政策,限制政府举债额度,拒绝支持更多公共投资。这一僵局最终导致FDP退出联盟,执政联盟解体。
德国的经济困境不仅让政府焦头烂额,也使民众对未来更加担忧。随着选举临近,如何重振经济、改善民生,成为各政党必须面对的核心议题。面对连年萎缩的经济和持续增长的生活成本,德国下一任政府的政策选择将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