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打败了老牌德企
北京商报 记者:陶凤 / 初晓彤
德国最大银行德意志银行近日公布的2015年年报显示,2015年该行净亏损达68亿欧元,这是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该行出现的首次亏损,且亏损额约是2008年时的两倍。与此同时,德国各大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继此前曝出“排放门”丑闻的大众汽车,西门子也在市场环境持续恶化的情况下做出裁员的决定。在金融业萧条、制造业备受质疑的情况下,一向稳扎稳打的德国经济也遇面临如何转危为安的难题。
德银巨亏
近年,欧洲经济增长低迷拖累需求,一众欧洲银行纷纷削减业务规模,德银也没能例外。上周五,德银公布的2015年年报证实了该行的巨额亏损。为应对这一冲击,德银管理层已经开始考虑采取更加激进的裁员行动,这包括执行全球裁员9000人的计划以及削减该行今年的奖金池。
当天,德银的两名CEO约翰·克莱恩和于尔根·费琛在稍后的致股东信中对于该行的情况进行了说明。克莱恩和费琛指出,银行业亏损是当前世界金融市场波动中的一种全球性情况,“德意志银行也不能幸免”。对此,德国经济研究所金融问题专家马库斯·德玛里表示,当前国际原油价格不断下跌、世界经济增速趋缓,加之多国央行开始奉行负利率政策,银行在利息方面的支出规模难以避免地骤然增多,盈利自然也受到影响。
此外,德银自身在去年也恰处多事之秋。2015年夏季,德银因涉嫌违反西方对俄罗斯制裁令并帮助俄罗斯客户将资金非法转移出俄罗斯而被美国当局调查和起诉,同时还面临来自美国的天价罚单。据悉,去年四季度德银仅在这一官司上的诉讼费用便高达12亿欧元。这一变故令外界担忧该行的运营模式已陷入危机,并导致该行客户流失。
不过,克莱恩和费琛还是传达了乐观态度并表示,虽然该行2015年的确出现亏损,但主要原因在于许多“特殊情况”,事实上大部分业务的盈利能力仍然强劲。两人称,这些“特殊情况”不会长期存在,德意志银行仍将保持稳固。
“德国制造”新烦恼
一则大众汽车的造假丑闻可以说是坏了“德国制造”百年声名的一锅汤。如今,深陷泥淖的德国汽车巨擘大众汽车集团已是墙倒众人推,多国政府纷纷扩大了对大众汽车“排放门”事件的调查,并增加了排放赔偿。
面对危机,大众集团高层从一开始就计划用紧缩财政来应对,其中便包含削减就业岗位这一项。本月10日,德新社曝出大众将对管理层进行裁员,在2017年末之前约有10%的大众管理层人员将失去饭碗,裁员方式包含让员工提前退休、通过人员流动减员等,涉及岗位约3000个。此消息一出,大众未来之路再添一分隐忧。
这种因大众造假丑闻而导致的对“德国制造”的不信任感也蔓延到了德国的其他企业。德国工业巨头西门子去年便遭遇英国竞争对手吸尘器厂商戴森的指控,称该公司在产品的能效测试结果上误导客户,不过西门子对此全盘否认。不过根据西门子2016财年一季度财报,因受大宗商品市场需求降低影响,该公司过程工业及驱动事业部的收入下降了约6%至22亿欧元。在盈利压力下,西门子上周也宣布将在全球范围内裁员2500人。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扈大威在接受北京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众的造假牵连了其他德国品牌,令“德国制造”走下神坛。此时,信誉与形象受到损害的德国制造业品牌即使在与他国品牌竞争中遭遇滑铁卢,也并不奇怪。
银行抗风险企业调结构
在德玛里看来,由于全球金融市场中笼罩着强烈的不安情绪,市场目前的反应其实有些过激。这位德国金融专家认为,与2008年相比,当前各大银行的自有资本水平更高、抗风险能力更强,加上各国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也与当年大有不同、金融市场调控的漏洞已经不再,银行业目前的危机是可以平稳渡过的。
此外,尽管德国企业财报惨淡、裁员纷纷,扈大威并不建议一味看空德国经济增长。事实上,德国实体经济表现在当前看来还是相当强劲的。以西门子为例,即使能源、矿业以及稀土市场的不景气使得公司面临的行业竞争愈加激烈,但这影响到的也只是为下游客户设计及建造生产设施的部门,因此在这些部门裁员事实上有助于公司优化其结构并保持竞争力。
据悉,西门子当前已打算集中所有兵力“攻陷”热火朝天的工业数字化等业务领域。目前在西门子各板块中,利润最高的当属以数字化工厂为核心的数字化业务。在某些部门裁员的同时,西门子事实上在计划于未来几年在全球范围内每年新雇佣具备此方面业务能力的2.5万人。
上周五,德国经济部公布的月报称,德国经济2016年开局良好,尽管面临新兴市场放缓影响该国出口的阻力,但仍维持在稳健增长的路线上。该部同时指出,今年初开始,德国工业和建筑业产出扩大、就业水平创纪录高位、当地消费强劲、油价走低、欧元疲软等因素都会持续给德国经济带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