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民盟总理候选人弗里德里希·梅尔茨在移民政策上的强硬表态,让他在政治上面临多重风险。他的策略或许有助于巩固党内支持,但也可能在选民中引发争议,甚至让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AfD)渔翁得利。梅尔茨必须设法掌握话语权,以避免这一局面对基民盟造成更大的冲击。
在本周四的公开演讲中,梅尔茨宣布,若他当选德国总理,将在上任第一天以总理的指示权命令内政部全面加强边境管控。他表示:“德国边境将对所有邻国实施永久性检查,并无条件拒绝任何非法入境的企图。这将是对没有合法入境文件者的事实性入境禁令。”这一强硬表态无疑让人联想到唐纳德·特朗普在其就职当天通过行政命令展现权力的方式。
然而,梅尔茨的计划在德国面临诸多挑战。首先,德国的总理并不像美国总统那样拥有高度集中的权力。作为一个议会制国家,德国的政治制度要求总理依赖执政联盟,许多政策需要通过与其他党派的协商达成共识。此外,政策执行还需面对复杂的法律和现实限制,这些障碍曾让特朗普的边境政策在美国也难以完全落实。
三大风险困扰梅尔茨的策略
梅尔茨的第一大风险在于,他是否能够真正兑现对移民政策的重大转变承诺。正如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内未能完全关闭美墨边境,梅尔茨的计划也可能因法律、行政和国际因素而受阻。
第二大风险则是将移民问题推上政治舞台的中心。历史表明,当民主党派围绕移民政策展开激烈争论时,往往会给极右翼政党带来更多的支持。梅尔茨在周四表示:“德国过去十年的庇护与移民政策完全失败,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他强调基民盟将在联邦议会提出移民政策的相关提案,同时表示即便获得德国选择党的支持也在所不惜。
这引出了第三个风险:梅尔茨的做法可能给外界留下基民盟与德国选择党之间“防火墙”正在倒塌的印象,从而引发更多选民的反感。虽然基民盟和基社盟领导层一再强调绝不与德国选择党合作,但梅尔茨此举可能让部分选民质疑这一承诺的可信度。尽管梅尔茨公开表示愿与社民党、自民党和绿党就提案进行协商,但他明确排除了与德国选择党或左翼党合作的可能性。
“别无选择”的背后考量
尽管风险重重,梅尔茨认为自己别无选择。阿沙芬堡的持刀袭击案加剧了公众对移民政策的不满,基民盟必须展现出推动政策转变的决心,彻底与默克尔时代的政策划清界限。事实上,基民盟早在去年12月的竞选纲领中便提出了类似的政策主张。
德国选择党领导人艾丽丝·魏德尔抓住机会,公开对基民盟伸出“合作之手”,并宣称“防火墙已经倒塌”。但这一提议被基民盟领导层斥为“带毒的邀请”。魏德尔试图借此表明,德国选择党不仅是破坏性的力量,还可以是潜在的执政伙伴。然而,这种表态对于基民盟来说更像是一种公开的挑衅。
梅尔茨当前的目标显然是让基民盟在移民政策上占据主导地位。他通过强调总理指示权,向选民和潜在的执政伙伴释放信号:在这一问题上,基民盟的立场几乎不容妥协。正如其秘书长卡斯滕·林内曼所言:“如果我们没有绝对多数,也找不到愿意合作的联盟伙伴,那么我们就只能选择不执政。”
梅尔茨的策略或许能在短期内拉拢保守选民,但能否在选举中获得更多支持,仍需时间检验。他的强硬路线能否奏效,将成为德国未来政治格局的重要变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