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德国女运动员半裸登上《花花公子》,引发德媒强烈批评

2025-05-10 : 0"

三位德国女运动员半裸登上《花花公子》

三位德国顶级女运动员近日登上《花花公子》德国版封面,其中两人上半身裸露,引发舆论强烈反响。她们分别是击剑选手亚历山德拉·恩多洛、撑杆跳名将丽莎·吕齐,以及游泳国家队成员玛丽·皮特鲁施卡。此举原本旨在展现女性的自信与身体美,却迅速引发有关性别刻板与“物化女性”的争议。

部分媒体和评论人士对此表达批评。《柏林每日镜报》甚至在标题中写道:“请你们在赛场上表现,而不是在《花花公子》上。”该报记者指责该杂志传递的女性形象已不合时宜。《柏林报》则指出这些照片带有“偷窥”的意味。但引人注意的是,发出这些批评的多为男性声音。这也引发了新的讨论:为何男性可以就女性如何使用自己身体发声,并试图界定女性应如何表达自我?

“我的身体,我的选择”原本是女权运动的重要口号,但在现实中似乎仍面临双重标准——女性可以主张身体自由,但却被要求“不要脱衣服”。这种矛盾心态,恰恰反映出社会在女性自主表达上的限制依然存在。

批评者或许忘记了,这三位运动员首先是因体育成就被公众认识与尊重。如今,她们选择以拍摄写真、登上杂志的方式展现身体与自信,也是一种自由表达的权利。对于任何一个身体高度觉察、日复一日在极限中锤炼自我的运动员来说,选择如何呈现自我,理应不受外界干涉。

的确,不是每个人都喜欢《花花公子》这样的杂志,也并非所有人都认同这类视觉语言,宣传语中如“德国最美运动员为我们带来奥运期待”也容易被解读为性别化表达。但这并不意味着,女性自愿登上这样的平台就等同于被物化。自由女性的自由选择,不应被简化为性别歧视的再现。

在文化与时尚领域,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法国作家卡特琳·米耶曾在多部作品中公开谈论自己的性经历,引发跨性别别读者群的关注。向来以宽大衣着著称的歌手比莉·艾利什也曾选择以内衣形象出镜,表达身体接纳与自信。既然如此,作为职业运动员的女性,为什么就不能用自己的方式展示身体?

正如比莉·艾利什所说:“一切只关乎你是否感到自在。”德国这三位女运动员所作出的选择,不该成为被审判的理由,而应被看作她们主权意识的体现。这不仅是一次关于身体的讨论,更是一次关于女性自主权与社会双标的深刻折射。

©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www.de-guo.com 德国中文网

推荐浏览

CopyRight 2025  |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