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光伏扩展引发负电价频发,专家呼吁政府采取行动

德国中文网 德国科技 06月10日 0"
德国安装好的太阳能面板

近日,德国光伏产业的大规模扩展引发了市场对电力价格的担忧。专家指出,负电价现象频发不仅影响市场稳定,还可能导致纳税人承担巨额成本。

负电价创新高:八天连续出现

2024年5月初,德国电力市场首次连续八天出现负电价。这一现象的背后是光伏发电量的急剧增加。随着光伏装机容量的不断扩展,在阳光充足的日子里,太阳能发电量迅速飙升,导致电价跌至低价甚至负价。尽管这对普通家庭的电费账单影响有限,但对电力交易市场产生了巨大冲击。

绿色电力过剩导致电价暴跌

负电价意味着消费者不仅能免费获得电力,甚至还会获得额外的报酬。例如,2024年5月14日中午,每千瓦时电力的奖励高达4.3欧分。这一现象表明了市场机制中的浪费问题,并导致纳税人每年承担数十亿欧元的额外成本。

激励机制失衡

绿色电力生产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获得每千瓦时的补贴,即使在电力过剩时,这种补贴也不会停止。这种机制导致供需失衡,可能引发电网不稳定。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电网运营商有时不得不减少太阳能和风电场的输出,甚至支付不生产电力的补偿费用。

负电价频率上升

自2008年负电价首次出现以来,由于风电和光伏的扩展以及电力存储设施的缺乏,负电价的出现频率不断上升。2023年,负电价小时数达到了301小时的历史最高点,而2024年5月9日至16日更是每天都出现负电价。

未来挑战与政府应对

目前,德国的光伏装机容量已超过80吉瓦,远超寒冬夜晚的最大需求量。如果到2030年实现210吉瓦光伏容量的目标,而没有大规模的电力存储设施,负电价现象将更加频繁,对电网稳定构成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市场中生产者通常会减少生产以避免亏损,但在可再生能源领域,国家保证了风能和光伏设施运营商的固定补贴。这一补贴机制导致市场价格与补贴之间的差距不断扩大,需要国家资金来填补。

截至目前,德国政府已从气候与转型基金支付了约50亿欧元用于绿色电力,全年预算为100亿欧元。然而,专家预测实际所需资金可能是这一预算的两倍。随着风能和光伏的进一步扩展,如果不采取措施,未来的成本将会膨胀。

专家呼吁政府尽快调整激励机制,避免负电价频发带来的市场失衡和巨额财政负担。正如一位专家所言,负电价的频繁出现并非市场正常现象,政府必须及时干预,以确保能源转型的可持续性和经济性。

CopyRight 2024  |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