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就业危机加剧,梅尔茨批评国人“懒惰”

2025-05-15 : 0"

德国总统梅尔茨

在德国经济持续低迷、失业人数不断上升的背景下,总理弗里德里希·梅尔茨日前在一场经济论坛上将责任归咎于德国民众“过于注重工作与生活的平衡”,引发舆论强烈反弹。批评者指出,在缺乏具体政策措施的情况下,这种“向下指责”的说法不仅傲慢,更无助于解决深层次的经济困境。

德国经济已连续两年陷入停滞,企业外迁、破产潮和大规模裁员接连不断。德国经济研究所(IW)预计,2025年将是联邦德国历史上首次出现连续三年经济负增长的局面。专家预计,至2025年夏季,德国失业人数将升至三百万,创下15年来新高。

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梅尔茨在基民盟经济理事会主办的“经济日”活动上表示:“靠四天工作制和所谓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我们无法维持国家的繁荣。”他强调,德国人应重拾责任感和勤奋精神,而不是一味追求舒适生活。他还以个人经历为例,称自己“每天工作超过八小时”,借此呼吁国人效仿其勤勉。

这番言论在企业界赢得掌声,但在社会各界引发争议。批评人士指出,梅尔茨选择在与自己长期关系密切、代表大型企业利益的经济理事会发言,避而不谈导致当前经济低迷的深层原因,如行政效率低下、基础设施老化、能源成本高企和技术工人短缺等。

据非营利组织LobbyControl指出,基民盟经济理事会尽管名义上独立,实则与政界关系紧密,包括德意志银行CEO克里斯蒂安·泽文、法兰克福机场运营商Fraport的CEO施特凡·舒尔特等高管均在其主席团中,梅尔茨内阁的多位部长亦出身该网络。这使得批评声音认为,梅尔茨的言论更像是在为企业利益辩护,而非真正解决普通劳动者面临的困境。

梅尔茨还曾主张收紧“公民金”福利,宣称将对那些“可以工作却不愿工作”的人取消补助。他声称目前有180万人处于此类状态。但数据显示,这一数字严重失实。根据2024年数据,550万“公民金”领取者中,约80万人为低薪就业者,收入不足以维持生计;160万人因照护亲属、育儿或正在接受教育而无法工作;150万名为15岁以下未成年人,另有160万人为领取社会救助的非就业人口。真正被视为“故意不工作”的人数不足5.5万,仅占总数的1%。

与此同时,德国还面临青年劳动力技能断层。数据显示,目前约有300万名20至34岁的年轻人未获得职业资格,为历史新高。原因包括教育体系薄弱、职业培训资源不足和求职引导不力。企业普遍反映招工困难,合格申请者稀缺,形成“用工荒”与“青年失业”并存的矛盾局面。

分析人士指出,德国当前的社会经济困境并非出于所谓“懒惰”,而是受到疫情、通胀和社会结构转型的多重冲击。房租、食品和能源价格不断上涨,养老金制度前景不明,社会保障成本高企,实际工资持续缩水,普通家庭的经济压力不断加重。

德国精神病学与心理治疗学会(DGPPN)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抑郁症状患者人数翻倍。2025年初,商业健康保险公司报告称,平均每百名参保人中,因抑郁、适应障碍和身心疲劳而缺勤的天数达到392天,创历史新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梅尔茨选择批评国民的“工作态度”而非拿出系统性的应对方案,显得格外刺耳。专家指出,德国需要的不是道德批评,而是政治上的务实改革。国家必须为经济复苏和社会公平奠定制度基础,而不是把问题简单归咎于劳动者本身。

梅尔茨此番言论,不仅未能缓解公众对经济前景的焦虑,反而加剧了社会对政府脱离民众现实的担忧。德国当前面临的,不是人民不愿付出,而是政策未能回应现实所需。与其指责“懒人”,不如行动起来,拿出真正有效的解决方案。

© 本网转载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 遵循 CC BY-NC 4.0,转载本网文章必须注明来源和作者:www.de-guo.com 德国中文网

推荐浏览

CopyRight 2025  |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