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货过于昂贵 或动摇其未来销量

deguo2017 德国观察 09月28日 0"
香港《文汇报》

德国产品在国际大受欢迎,但这优势未来或会削弱,这并非由于质量不济,而是因为它价格过于昂贵,令消费者转投“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德国贸易及投资部门2014年发表报告指出,“德国制造”并非永恒销量保证,企业必须改善自身品牌优势,才能维持现有成绩。

报告指出“德国制造”名声由英国人在1887年建立,起初用作代表品质低的进口货,后来经一番努力才打响名堂,成为各国人民的信心保证,在俄罗斯及日本声望尤其突出。

即使德国货品质获得世界公认,也不代表它毫无缺点。以美国为例,当地人普遍认同德国货的质量,但普通人认为它们价格过高,美国货相对更划算;这种情况在发展中国家更明显,负责研究印度区的帕斯凡蒂斯指出,由于德国货太昂贵,当地大多数人只会在橱窗张望,绝少付钱购买,对于中国市场而言,德国货则要面对本地厂商的竞争。

德国今年起把最低工资调整到时薪8.5欧元(约合人民币61元),但EurActiv报告显示,去年德国工人平均时薪达31.8欧元,在欧洲排行第8,其中制造业时薪更达37欧元,高居欧洲第4。企业还要付出收入的28%作社会福利、税项及退休金等支出,这样只能依靠提高生产效率弥补薪酬开支。

CopyRight 2024  |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