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德与西德的矛盾:基民盟的内部分歧逐渐显现

德国中文网 德国观察 09月06日 0"
图林根州基民盟主席马里奥-沃伊特(左)、卡佳-沃尔夫(BSW)和斯蒂芬-夸斯巴尔特(BSW)在图林根州议会的州新闻发布会前合影

据悉,德国基督教民主联盟(CDU)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内部危机。该党的东部省份与西部省份之间的分歧因与萨拉·瓦根克内希特(Sahra Wagenknecht)领导的“瓦根克内希特联盟”(BSW)潜在合作问题而愈演愈烈。尽管该合作可能为基民盟在图林根和萨克森等东部地区赢得执政机会,但党内成员对此纷纷表达不满,甚至发起公开反对,要求制定明确的“不合作决议”。

基民盟的身份危机与东西差异

基民盟内部的争议不仅仅是关于政治联盟的选择,还关乎党内不同地区的身份认同问题。随着这场讨论从党内私下的WhatsApp聊天蔓延到公共领域,越来越多的保守派人士参与其中。许多党员指责党领导层试图与曾经的共产主义者瓦根克内希特合作,尽管“曾经”这个词在批评者的言辞中常被忽略。

基民盟内部反对者通过媒体公开发声,寻求更多支持,试图通过反对与BSW的合作来阻止党主席弗里德里希·梅尔茨(Friedrich Merz)在东部地区的执政计划。事实上,这场争议暴露了一个更为深层的分歧——东西德之间的政治和社会认知差异。

东部的特殊政治情绪

东德与西德在处理诸如移民、难民政策等议题上一直存在分歧。基民盟在东部地区的党派观点往往更接近于瓦根克内希特的立场,特别是在和平政策、移民控制以及对更具权威性的国家治理的支持上。

政治学者卡尔·鲁道夫·科特(Karl Rudolf Korte)指出,这些东部地区的观点反映了“东部的自豪感和抗拒感”,以及该地区居民在德国统一后所经历的社会转型。他认为,东德与西德的政治文化差异并非问题,而是应该被承认的事实。科特强调,德国是一个多元化的国家,东西部的差异不会在短期内消失,甚至可能长期存在。

领导层的困境与未来走向

尽管党内有学者呼吁在组建现代化联盟时关注共同点,但目前的讨论更倾向于引发党内分裂。党内领导人如外交事务专家罗德里希·基瑟韦特(Roderich Kiesewetter)公开反对与BSW的合作,认为这与基民盟自联邦德国成立以来坚持的西方价值观背道而驰。他还强调,基民盟始终致力于团结欧洲,并支持北约这个全球最重要的和平项目。

然而,单凭“不合作决议”无法解决问题。基民盟在东部地区的支持率正在下降,许多东部地区的党员数量甚至少于其选举代表。为了应对这一危机,基民盟必须正视东西部之间的差异,倾听并尊重东部党员的声音。

最终,基民盟将不得不重新审视其党纲,接受不同的政治观点在党内共存。如果继续通过单一的“不合作决议”来处理复杂的政治现实,恐怕将无法满足东部民众的期望,也无法解决该党的内部分歧。

CopyRight 2024  |  www.de-gu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