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新政府尚未正式组建,但周日的选举结果几乎已确定,保守派基督教民主联盟(CDU)领导人弗里德里希·梅尔茨将成为德国下一任总理。然而,尽管他长期以来被视为一名坚定的跨大西洋主义者,梅尔茨已明确表态,他并不欣赏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这一态度无疑给未来的美德关系增添了不确定性。
梅尔茨及其政党CDU及其巴伐利亚姊妹党基督教社会联盟(CSU)仍需寻求联合执政伙伴,而选举结果公布后,一个核心问题便浮出水面——德国及整个欧洲将如何应对特朗普政府带来的挑战。
周日晚,梅尔茨在胜选后发表讲话,强调希望尽快推动欧洲团结,并表示:“我们必须逐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 这一言论在CDU内部可谓不同寻常,毕竟,该党历史上一直与美国保持着紧密联系。德国智库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的跨大西洋关系与北约政策顾问伊芙琳·盖泽指出,梅尔茨延续了CDU前领导人如康拉德·阿登纳和赫尔穆特·科尔的政治遗产,他们在巩固欧美关系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
事实上,梅尔茨一直以来都是坚定的跨大西洋主义者。2018年,他曾自称是“一名坚定的欧洲人,一个跨大西洋主义者,一个对世界开放的德国人。” 从2009年至2019年,他担任德国知名非营利组织“大西洋桥”主席,该组织专注于促进德美友谊和理解。此外,他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任欧洲议会议员,并在1994年至2009年间代表CDU担任德国联邦议会议员。他一向推崇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政策,2008年还出版了一本名为《敢于更多资本主义》的书。梅尔茨自称已前往美国超过100次,甚至被媒体报道为美国前总统罗纳德·里根的崇拜者。
然而,特朗普的执政风格显然改变了梅尔茨对美德关系的看法。面对特朗普政府在北约问题上的强硬态度,以及其对欧洲盟友的冷淡立场,梅尔茨对特朗普并无好感。他特别反感特朗普政府在国际事务上的倾向性,尤其是美国对欧洲的疏远以及对俄罗斯的态度。
在今年2月的慕尼黑安全会议上,美国副总统JD·万斯曾表示,欧洲面临的最大威胁并非来自俄罗斯或中国,而是“来自内部”。对此,梅尔茨当场回击:“我们正处于一个时代的转折点,如果现在还不清醒,整个欧洲联盟都可能为时已晚。”
特朗普本人未对梅尔茨的胜选表示直接祝贺,但在其社交平台“真相社交”上称赞了德国的“保守党”。然而,自特朗普1月20日再次入主白宫以来,他不断施压欧洲各国增加国防开支,要求欧洲“自负安全责任”,言下之意,美国不会无条件为欧洲提供保护。因此,即便特朗普在CDU胜选后发布了模棱两可的祝贺信息,仍让外界颇感意外。
尽管梅尔茨和特朗普在国内政策上有一些共同点,例如两人都是亲商、反监管的保守派,均曾对移民政策采取强硬立场,并批评左翼抗议者,但二人在国际事务上的立场却截然不同。梅尔茨一再表态,德国将继续坚定支持乌克兰,并强调欧洲必须在特朗普政府日益向俄罗斯靠拢的情况下保持独立。
去年12月,梅尔茨曾访问乌克兰,并与总统泽连斯基会面。本周一,他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警告:“我们最为担忧的是,(特朗普)可能绕过欧洲和乌克兰,与俄罗斯私下达成协议。这不仅对乌克兰来说是不可接受的,对整个欧洲也是如此。”
特朗普曾声称,若北约成员国未能履行国防支出义务,美国不会在俄罗斯攻击时提供保护。尽管他后来被迫收回这一威胁,但他的对俄态度已经发生了明显转变,甚至公开表示计划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商讨乌克兰战争问题。
面对特朗普政府可能带来的挑战,德国新政府或将着力构建更为紧密的欧洲联盟,以弥补美国政策转向带来的影响。康拉德·阿登纳基金会的盖泽表示:“我预计,CDU领导的政府将在欧盟内发挥更大作用,并推动欧洲形成团结而强有力的立场。作为总理,梅尔茨的首要目标将是迅速增强欧洲的实力,并提高其作为全球政治和经济主体的独立性。”
德国外交关系委员会的专家陶森弗洛因德也认为,梅尔茨将在安全和乌克兰问题上加强欧洲内部合作,以向世界表明,欧洲可以独立于特朗普政府的美国采取行动。然而,她同时指出,梅尔茨此前并无执掌德国市政、州政府或国家政府的经验,其政治领导能力尚待检验。
“梅尔茨在政治领导方面几乎毫无经验,我们无法确定他是否能应对即将到来的挑战。” 陶森弗洛因德表示,“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清楚地意识到了这场博弈的利害关系。”
随着德国新政府的组建,美德关系及欧洲整体的外交格局或将迎来新的变局。在特朗普政府可能重塑全球秩序的背景下,梅尔茨是否能够带领欧洲在全球舞台上寻求更大的独立性,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