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应占据优势的局势,弗里德里希·梅尔茨却将其变成了一场僵局。他不仅未能妥善推进谈判,反而让矛盾加剧。如今,这位有意入主总理府的政治人物,必须以光速补上一堂“执政速成课”。
德国联邦大选后的形势对梅尔茨而言,原本并不算糟糕。首先,与此前的担忧不同,新政府只能在社民党(SPD)主导下组建,而非更为复杂的多党联合执政。其次,不仅社民党,连绿党都认可,德国需要更大的财政空间,愿意放宽债务刹车。这意味着,作为基民盟(CDU)主席的梅尔茨,理论上可以利用这一契机,迅速摆脱困扰前总理奥拉夫·朔尔茨(Olaf Scholz)的财政困境,为自己的执政开局扫清障碍。
然而,即便局势不算复杂,梅尔茨却面临一个意想不到的挑战——绿党不愿轻易让步。他们公开宣布暂不支持该财政方案,而造成这一局面的,很大程度上正是梅尔茨自己。
梅尔茨过于自信,忽视绿党的关键作用
梅尔茨之所以陷入如今的困境,与他在谈判中的态度密不可分。他的做法不仅让绿党感到被忽视,还让他们更加坚定地站在反对立场。就在上周六,梅尔茨还自信地表示,绿党最终别无选择,只能支持他的政策——毕竟,他现在推行的正是绿党此前一直主张的财政策略,而他自己在选前却曾坚决反对。
按照梅尔茨的逻辑,绿党若不支持债务方案,便是在违背自己的政治信念。然而,他显然忽略了现实政治的复杂性。绿党长期以来主张放宽财政约束,以扩大政府投资,这是事实。但他们同时也希望在这一过程中能体现自己的影响力,而不是被强迫接受一个“要么同意,要么作废”的方案。
更重要的是,梅尔茨在谈判中对绿党的态度显得过于轻率。他不仅在谈判初期就排除绿党的意见,还在公开场合断言,他们的支持“理所当然”。与此同时,他甚至默许基社盟(CSU)领导人不断对绿党进行攻击,这无疑加剧了双方的对立情绪。
最具代表性的是,梅尔茨在与绿党党团主席布丽塔·哈塞尔曼(Britta Haßelmann)沟通时,仅仅留下一条语音留言,而非进行实质性对话。他甚至将此事公之于众,仿佛绿党的支持只是一个程序问题,不值得真正协商。而他与社民党联合提出的财政方案,也更多像是向自身选民派发的竞选礼包,而非一项经过深思熟虑的改革计划。
绿党岂能被当作橡皮图章?
梅尔茨显然低估了绿党的政治能量。尽管绿党内部在财政问题上存在争议,但他们的自我定位已经从早年的抗议型政党转变为“建设型政党”。在当前的全球局势下,绿党认为自己肩负着维护国家稳定的责任,这使他们不太可能轻易投下反对票。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们会接受一个完全忽视自身诉求的方案。
可以说,梅尔茨的强硬态度反而促使绿党坚定立场,甚至愿意冒着政治风险阻止该方案通过。虽然他们目前的反对姿态或许带有一定的策略性,但这也足以向梅尔茨发出警告:绿党不是一颗可以随意摆弄的棋子。
如果梅尔茨连组阁谈判都驾驭不了,未来还能掌控德国吗?
更令人担忧的是,梅尔茨的谈判风格暴露出他缺乏处理复杂政治问题的能力。这一问题在此前的难民政策投票中已经有所体现。当时,他与极右翼德国选择党(AfD)站在同一立场,引发轩然大波。这不仅损害了他的国际形象,也显示出他在政治决策上的随意性和短视。
如果梅尔茨未来真的成为总理,那么面对欧盟内部的博弈,他是否也会用类似的方式来处理谈判?他是否会将欧盟政策简化成一条语音留言?还是会根据自己的情绪和当天的政治气氛随意调整立场?
德国承受不起政治试验,梅尔茨必须迅速成长
如果将大选后的这几周视为梅尔茨的“总理试用期”,那么他的表现显然难以令人满意。他勉强维持着CDU在谈判中的地位,却未能展现出领导国家所需的政治智慧和灵活性。
尽管如此,梅尔茨仍然是德国下一任总理的热门人选。事实上,德国目前的政治局势让人几乎不得不希望他能成功,因为若谈判彻底破裂,重新选举只会让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进一步坐收渔利。
因此,对梅尔茨来说,当前的关键任务并不是如何压制反对者,而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掌握真正的执政技巧。他必须迅速学习如何进行高效的政治谈判,如何在不损害对方尊严的情况下达成共识,并在未来数周内展现出作为国家领导人的成熟度。否则,德国将面临更大的政治不确定性,而这正是国家最无法承受的风险。